北海道酒店推薦 – 不能錯過北海道自由行住宿懶人包! 一文了解滑雪場、度假村、傳統日式、温泉、親子、交通方便住宿

在不同時間去北海道自由行,你會找到不同的感覺,所以有很多國外人都很響往北海道生活。北海道的夏天充滿了湖泊和海洋的藍色,山脈和草原的綠色,以及盛開的鮮花。讓您在北海道的假期更加特別,住在一個可以讓自己置身於奢華風景的地方!如果您打算參觀了傳統的日式旅館,一定要充分利用溫泉(溫泉)體驗。在冬天,北海道最好的住宿地點可能是二世谷附近,但在春季和夏季,島上會被野花鋪滿鮮豔的地毯,而北海道最好的住宿地點可能是離國家公園和大湖最近的地方. 北海道不僅適合滑雪者,也是度假村、傳統日式、温泉、親子活動好去處。因此,北海道有不同類型的酒店住宿,下面為大家推介一系列的 北海道酒店推薦! 北海道酒店推薦 北海道滑雪酒店推薦 #01 Chalet Ivy Hirafu (常春藤小屋) 地址: 044-0081 北海道, 新雪谷, Kutchan Yamada 188-19 , 日本  Google 評分: 4.6/5.0 酒店位於比羅夫的上村,飯店提供前往新雪谷格蘭比羅夫滑雪場(Niseko Mountain Grand Hirafu)的免費接駁服務,車程 2 分鐘。 地面樓層設有私人滑雪用具置物櫃,也提供滑雪和單板滑雪用具租賃服務。大廳設有壁爐。24 小時櫃台提供滑雪通行證預售服務。飯店可安排房內按摩。 客人可享用豐盛的早餐,展開全新的一天。到了夜晚,則可前往環境舒適的酒吧小酌一杯。新開業的 HirafuZaka 休閒餐廳供應晚餐,菜色包括燒烤、沙拉、炸物和火鍋。 酒店有 266 間別緻的精品風格客房,以淺色裝飾。小木屋也有自己的溫泉,提供天然溫泉浴池和精心烹調的日本料理。 飯店距離新雪谷冒險中心(NAC Niseko Adventure Center)步行 8 分鐘,該處提供泛舟等活動。飯店距離 JR 比羅夫火車站 15 分鐘車程,距離新雪谷村滑雪場(Niseko Village Ski Resort)20 分鐘車程。 查詢最新優惠及價格: Agoda | Booking.com #02 Hotel Niseko … Read more

浪漫人間天堂 | 斐濟住宿推介 / 特色度假村 Resort / 酒店住宿推薦 – 渡蜜月勝地 Fiji

仙景一樣的斐濟,是不少情侶情定終身的勝地。斐濟反而比較像是未開發的島嶼,像是湯姆克魯斯的「浩劫重生」,這部片就是在斐濟的Modriki Island 拍的,許多歐美名人與好萊塢明星都把斐濟當成度蜜月的私藏地點。 Bill Gate、Oprah、Nicole Kidman、Jim Carrey、湯姆克魯斯、Britney Spears…等等,都曾在這裡度假!  最近外國有對電視情侶Peter Stefanovic 同 Sylvia Jeffreys就選擇左係斐濟舉行佢哋嘅婚禮同渡蜜月,被網民喻為係星級度假勝地,想知有幾正,一齊睇下小編既 斐濟住宿推介 啦。  斐濟住宿推介 Mana Island Resort & Spa 這是最佳新婚蜜月之地! Resort 離斐濟第3大城市南迪只有約30公里、位於Mana Island上的Mana Island Resort & Spa,從住宿步行 1 分鐘即可抵達海灘。 從Mana Island Resort & Spa – Fiji度假村乘坐水上飛機或直升機只需15分鐘,或乘船隻需45分鐘便可抵達丹娜拉港(Port Denarau)。這間海濱度假村設有4間酒吧、2間餐廳和2座游泳池,並提供享有大海或熱帶花園美景的私人陽台或露台。客人還可使用熱水浴池、網球場和日間spa中心。 酒店South Beach Restaurant餐廳供應受到歐洲、太平洋島和日本影響的美食。Mamanuca Restaurant餐廳每晚提供戶外主題自助晚餐。客人可以在海灘旁浮潛,或者在池畔和海濱太陽椅上放鬆休息,還可以參加當地定期舉辦的傳統斐濟文化活動,包括卡瓦儀式(kava ceremonies)。 有不少新婚夫婦在此酒店度蜜月,不管你喜歡住傳統布雷草屋還是精緻套房,喜歡遠眺海景或毫擁抱沙灘,6款別具特色的住宿選擇,令你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原始生態美。另外,酒店提供水上活動,包括潛水、浮潛 、力搏大魚、快艇穿梭、空中滑翔傘等,以及一些體驗斐濟民族風情的興趣班和表演,也為旅客的旅程添上畢生難忘的片段。 酒店擁有白色沙灘,一望無際的大海,沙粒細白如銀沙,清澈得見底的海水,若你選擇在此舉行婚禮,在藍天碧海下結誓盟,一定終身難忘。沙灘婚禮之外,還可選擇在Sunset Beach上的海邊白色小教堂行禮,在簡單但壯嚴的氣氛下,向另一半講聲「I do」,承諾一生,是 斐濟住宿推介  的浪漫之不二選擇。 這間度假村提供會講中文的工作人員,並接受銀聯卡付款。 查詢空房及格價: 按此     … Read more